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抱病去接毛岸英

2019/11/25 17:35:26 点击:

今天(2019年11月25日)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烈士牺牲69周年纪念日。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毛岸英的牺牲对毛主席的打击有多大?他老人家有多痛苦?从毛岸英的经历就能看出这对伟大父子的别样情深,令人泪目。


8岁就随母亲入狱的可怜孩子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出生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健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母亲杨开慧被杀害后,毛岸英被保释出狱。

经过地下党的安排,岸英三兄弟转移到了上海,后来地下党遭到破坏,岸英和二弟岸青流浪在上海街头,小弟弟岸龙在转移中失踪。岸英、岸青兄弟俩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岸英想买一本小学生字典学文化,兄弟俩下决心勒紧裤带,3个月不吃早饭,终于买下了字典。后来,毛岸英一直把这本小字典珍藏在自己身边。

请缨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勇敢小伙

后来流浪街头的毛岸英小哥俩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领回家中,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周恩来夫妇看望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右一》和毛岸青哥俩)

在国际儿童院,毛岸英学习认真,不久便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尽管中苏两党有过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约定,毛岸英仍坚决要求参战。不久,他找到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被批准去军校学习。


(主动请缨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毛岸英)


1943年毕业时,他获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布),后来回国转为中共党员。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曾到红军中担任过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进军波兰和捷克的战斗。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他直至牺牲时,身边还带着这支枪。

毛主席见到儿子后病情好转

1946年1月,毛岸英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到延安毛主席抱病亲自到机场迎接,终于见到了颠沛流离、已24岁的儿子。据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见到岸英后,毛主席的心情和身体一下子好了许多。


(父子合影)

尽管如此,父子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不准他搞特殊化。

别样的父子情深,别样的爱。父子重逢不久,主席就对毛岸英说:“你吃了十年洋面包,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也上了高等军事学院,还有一课要补上,你应当去上中国的劳动大学,先到农村去看看农民怎样种地,了解了解中国农村。”这样,岸英又背上背包和种子,步行40里,到延安南郊的一个农村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友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

率先进京替中央领导扫雷

北京解放后,毛岸英接受中央任务,带领小分队率先进城,在中央首长重要活动区,指挥扫雷,保证毛泽东和党中央安全进入北京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苏并当过翻译,此后又要求到基层。1950年夏,他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并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在工厂里却从来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主动请缨赴朝参战壮烈牺牲


(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就奔赴朝鲜作战,从此与妻子刘思齐永别)


(毛主席与岸英和儿媳刘思齐合影)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一个人在屋里默默无语许久,泪水悄然流淌了许久。之后,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对身边人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

(留在在朝鲜的毛岸英烈士墓)

毛岸英牺牲以后,彭德怀亲自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建议将岸英的遗骨埋在朝鲜北方。周恩来收到彭的来信后,当即在信上批复,“同意彭的意见”,并将此信送刘少奇邓小平圈阅。刘少奇、邓小平都同意彭的意见。这样,彭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认同。

彭德怀回国述职时,曾专门向毛泽东报告了岸英不幸牺牲以及将他的遗骨埋在志愿军总部驻地的简要经过。毛泽东听后,安慰彭说:“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国土上,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共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很好。”

一次谈话彰显伟人胸怀和大爱

对于毛主席为啥同意自己的儿子赴朝作战,一次谈话记录彰显了伟人的胸怀和大爱。

1951年3月,毛主席与他的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艰苦!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他环境来得更严更快。基于这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鲜了。”

这就是伟人的胸怀!这就是令人泪目的伟大的父子深情!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壹点号《节日研究》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参考资料:毛岸英烈士年谱、毛岸英牺牲经过等。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