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站公告

湖南韶山: 毛泽东从关公桥潇洒走过……

2018-12-25 21:43:23 点击:

毛泽东,著名演说家,书法艺术家,豪放诗人,开国领袖。

天,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湘潭市韶山村,东汉末年属古荆州地界,这里流传着许多关公传说故事。韶山冲附近有座关公桥,还有弓箭牌山,更有韶山嘴上的关公庙。1904年秋,11岁的毛泽东被父亲送到关公桥旁的私塾,拜毛咏生为师念书。遥想当年,少年毛泽东背着书包,每天蹦蹦跳跳地跨过关公桥,遥望韶山嘴上的关公庙,是否常想起红脸长髯的关老爷?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韶山冲

 

 静静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对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爱不释手,经常向同学们讲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讲关云长过关斩将的故事,从小就被同学称为“三国故事大王”。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毛泽东觉得枯燥无味,读起《三国演义》,却是津津乐道。一次,老师在台上讲《增广贤文》,毛泽东用《增广贤文》盖着《三国演义》,悄悄地读,读得入迷,老师走到面前他还没发现。

    1910 年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县城的东山学堂。离家那天,毛泽东一大早就起床了,他把随身的几件衣服打成包裹,梱到扁担的一头,又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小心包好,端端正正地放进箱子里,梱在扁担的另一头,从韶山冲出发了。

井冈山时期,读书是毛泽东艰苦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每当遭遇挫折,他就把自己关起来读书。他在思索中阅读,在阅读中思索,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毛泽东手书《三国演义》开篇

 

    长征途中,因为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还闹出个大笑话。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在对手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行进,有时候为了摆脱困境,吃饭的铁锅都要丢掉。为了看书,毛泽东只能东寻西借。一天,红军经过一个村庄,毛泽东令部队在村外扎营,派警卫员去村子里借书。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王伢子,你去村里看看有没有读书人,帮我弄水浒和三国来。”警卫员找到一个私塾先生,听说红军首长需要“水壶”和“三锅”,二话不说,拿出家里的水壶递给警卫员。可家里实在没有“三锅”,他毫不犹豫地把家里仅有的一口烧饭铁锅递给了警卫员。

    警卫员乐滋滋地把水壶和铁锅带回驻地,说:“主席,水壶拿来了,村里人没有一家有‘三锅’,我只借来‘一锅’。”毛泽东抬头一看,禁不住乐了语重心长地说:“小王呀,我要你借的,是中国四大名著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警卫员满脸愧色,忙把水壶和铁锅还给私塾先生。先生拿出自己珍藏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叫警卫员带路,亲手把书送给了毛泽东。没想到这位私塾先生也是一个三国迷,他和毛泽东聊起三国故事,听毛泽东讲述中国未来的预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渡过湘江,在三面靠山,一面靠水的油榨坪休整。因战事紧张,需轻装出发,毛泽东把饭锅、牙刷、牙粉都丢掉了,《三国演义》和几本心爱的书,却怎么也舍不得丢。

    1939年8月,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学习,毛泽东两次委托林伯渠寄书给这些“小同志们”,最主要的书就是《三国演义》、《精忠说岳传》。1947年9月12日,转战陕北的毛泽东给儿子毛岸英写信,嘱咐他看历史小说,特别是《三国演义》。延安时期,毛泽东向红军干部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当时,延安和晋冀豫解放区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到了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临行前,江青为毛泽东准备行装,毛泽东在江青准备的书中,只挑选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几本。

    美国作家R·特里尔在《毛泽东传》里写道: 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曾经效仿桃园三结义,与同学萧子升、蔡和森结交,称为“三豪杰”。1917年夏天,青年毛泽东徒步游学考察,前往安化县城途中,看到路边关公庙亭柱上有一副赞颂关公的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刀匹马汉江山。毛泽东特地把这副楹联抄录在自己的日记里。在青年毛泽东心中,关公的形象是高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仍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他经常以关公“走麦城”为例,提醒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谦虚谨慎。1951年冬,越南胡志明主席秘密访华,中国联络越南的总顾问罗贵波陪同。毛泽东告诫罗贵波,“我们要有老实谨慎的态度,少讲我们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要多介绍我们是怎样‘走麦城’的。多讲过关斩将,你就可能走麦城;多讲走麦城,你就可能过关斩将!”

    相声大师侯宝林,是毛泽东家里的常客,毛泽东最喜欢听的段子,是《关公战秦琼》。秦琼既秦叔宝,唐初名将,开国功臣。东汉末年的关公与唐朝初年的秦琼,相隔400余年,却在相声里混战在一起。原来是军阀昏庸,硬要点关公战秦琼的戏。毛泽东喜爱这个段子,正是在笑声中警醒人们,不要再犯官僚主义的错误。

    1954年,毛泽东接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尼赫鲁忌惮美国,不敢与中国建交,他对毛泽东说:“美国人厉害呀!他们有原子弹!”毛泽东微笑着说:“原子弹怕什么,我们有关老爷的大刀!”

    在武昌东湖畔,还有过一次规格最高的“关公文化研讨会”。那是1958年11月20日上午,毛泽东召集柯庆施(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等,到东湖宾馆住所开座谈会。谁也没有料到,毛泽东和蔼可亲地招呼大家坐定后,并没有谈第二天要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而是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毛泽东说,“你们都看过这本书吗?”柯庆施说,“看过!我还看过《三国演义》呢!”毛泽东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是演绎,若说真实性,罗贯中的演绎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了。”接着,毛泽东讲述了演绎与史书许多不同的地方。在此之前,毛泽东还给杨尚昆、周谷城、王芳讲起关公不姓关,在陕西潼关“指关为姓”的故事。

    晚年,毛泽东眼睛不好,看书明显减少,但他的枕头下仍压着一套《三国演义》。1976年,毛泽东在最后一段日子里,还时时牵挂着台湾,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三国演义》开篇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啊!”

往事如烟,沧海桑田。共和国领袖的风采,共和国领袖的睿智和情怀,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不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 正明  图:王洛)

 

参考资料:

埃德加·斯诺(美国):《红星照耀中国》

罗斯·特里尔(美国):《毛泽东传》

董志新:《毛泽东读三国演义》

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

党史出版社:《毛泽东在湖北》

人民出版社:《毛泽东书信选》